灌区信息化管理系统

专业的灌区信息化管理系统,通过物联网传感器和多种通讯方式实现水利信息采集传输,科学调配灌溉用水,提高农业生产效率,实现节水高效的智慧农业管理。

简介

灌区管理系统的功能是通过传感器(如水位计、流量计、闸位计、水质传感器、综合气象等装置)进行水利信息采集,利用计算机局域网、GPRS、2G/3G/4G、ZigBee、LoRa、VHF、有线通信网等,对监测点、监控中心及灌区信息中心之间进行信息的传输,实现灌区信息采集、传输、处理,形成综合数据库。实现科学、及时和准确的调配灌溉用水,达到节约用水,高产、高效的目的,保证了系统的安全,也为灌区水资源的管理提供了基础、有效的数据,提高了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生产效率。

平台特点

  • 标准规约,灵活接入

智慧灌区平台,直接支持 SZY206《水资源监测数据传输规约》、SL427《水资源监测数据传输规约》、SL651《水文监测数据通信规约》等标准国家水文水资源协议,支持多中心上报,无缝对接省、市、县级平台。

  • 工业设备,无缝接入

智慧灌区平台支持 ModbusRTU 透传,modbusTCP,支持 MQTT 协议。方便各种 PLC 控制器设备接入和管理。

  • SaaS架构,敏捷交付

智慧灌区管理平台采用SaaS轻量架构,拥有海量功能模版,可根据用户需求进行弹性部署,敏捷交付,不仅大幅缩短了交货周期,还显著降低了项目建设的成本,为用户带来更高效、更经济的管理体验。

系统组成

本系统基于GIS技术、物联网通信技术、数字化系统技术,采用多层架构体系,是一个集信息管理、统计分析、决策支持等功能于一体的智慧管理平台。

  • 感知与传输层:包括物联网感知设备、传输网络以及软硬件设施,为系统运行提供必要的环境支撑。这些设备如流量计、水质监测仪和视频监控等,通过多种网络方式将数据传输至数据支撑层进行集中管理和分析。
  • 平台支撑层:平台支撑层提供了包括综合信息调度,实时数据监控,闸门泵站自动化,统计报表、告警管理等组件,支持业务应用和数据分析。
  • 业务应用层:通过PC端和移动端的应用功能,为灌区管理提供业务支持,如灌区总览、用水计划管理和灌区工程管理等。系统还包含数据可视化、视频监视服务、用户管理与权限管理等功能模块。

灌区一张图

灌区一张图是灌区信息化建设的可视化载体,其通过GIS技术将多源数据与业务系统叠加,实现“一图统管、一屏尽览”。包括:

  • 基础图层:整合高精度DEM(数字高程模型)、遥感影像与行政区划数据,建立灌区三维地理信息库。例如,其平台支持倾斜摄影模型导入,真实还原渠系走向与地形特征。
  • 监测数据:实时叠加水位、流量、雨量等监测点数据,通过图标、过程线、特征值等分析手段,了解区域内实时数据和历史数据。
  • 业务系统:集成水量调度、工程运维、水费计收等模块,支持点击地图元素触发业务操作。例如,用户点击某闸门图标即可查看实时水位、调阅历史记录或执行远程控制。
  • 实时预警:基于阈值设置与模型分析,在地图上标记异常点并生成处置建议。
  • 辅助调度:结合实时数据、视频监控,以及当前值班信息、责任人信息,辅助调度管理。

实时数据监测

通过实时监测灌区内的供水量数据、气象信息数据、水情数据、土壤墒情等数据,能够为灌区管理部门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,提高灌区的运行效率并减少运营成本。

1、气象信息监测

实时数据监测在灌区管理中具有重要作用,是实现智慧灌区信息化管理系统的核心功能之一。通过实时监测灌区内的水情、土壤墒情、气象信息等,能够为灌区管理部门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,提高灌区的运行效率并减少运营成本。

2、供水流量的监测

通过对引水、输水、配水、分水点和分界点的水位和流量进行实时监控,灌区总调度和分中心能够获取准确的数据支撑,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。这种自动化监控不仅提高了数据采集的准确性,还减少了人力资源的消耗,使管理更加高效。

3、土壤墒情监测

系统可以实时监测土壤含水量、温湿度和气温、气压、风向、风速、雨量等气象要素。这些数据为水循环规律研究和农牧业灌溉提供了基础,有助于合理利用水资源及抗旱救灾基本信息的收集。

4、水情监测

系统集成了水位监测、流量计算、降雨量记录以及地下水位跟踪等多个子系统,通过高精度传感器和自动化设备收集数据,能够实时分析水情变化,评估水资源的可用性和分布情况。

通过水情管理,管理人员可以优化灌溉计划,合理分配水资源,提高灌溉效率,同时确保灌区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。该功能还具备异常水情自动报警机制,能够在水位异常或降雨量突增时及时通知管理人员,以采取必要的应对措施。

5、工程安全监测

针对渠系建筑物、堤防等关键工程,集成测斜仪、应变计、渗压计等设备,监测结构变形与渗流状态。例如,其柔性测斜仪通过MEMS加速度计阵列,可捕捉坝基微小位移,为工程安全评估提供量化指标。

闸门控制

闸门泵站自动化远程控制

系统支持对闸门和泵站的自动化控制与管理,通过传感器和网关控制器,系统能够实时监测并自动调节水流的分配和控制。

自动化控制系统基于预设的逻辑和算法,根据实时水情数据和灌溉需求,自动调整闸门的开闭状态和泵站的运行速度,以优化水资源的分配和利用效率。

闸门泵站数据实时监测

1.用户可以通过GIS地图直观了解泵站闸门的空间分布情况

2.用户可查看泵站管道出水流量、出水压力、取水量以及泵站运行电流、电压、消耗电能等电参数的实时监控,实时传输至监控平台,供管理人员进行分析和决策。

3.系统还具备闸门泵站的故障报警提醒功能,能够及时发现并报告设备异常,减少因设备故障导致的水资源浪费和灌溉中断。

视频监控

通过实时视频监控或图像抓拍,灌区监控管理中心可以及时了解和掌握监控现场的实际情况,通过部署多个摄像头,实现对灌区的全方位、无死角监控,确保管理人员迅速、准确、全面地掌握灌渠的流量、水位信息,为农田水利管理工作提供有效支撑。

1、视频录像存储

系统具备录像存储功能,能够保存一定时间范围内的视频资料,便于事后分析和回溯。

2、视频控制

支持远程控制云台控制,图片抓拍、视频对讲等功能,管理人员可以根据需要调整摄像头的方向和角度,实现抓拍,视频对讲等功能,方便对现场情况进行及时处理。

异常监控与预警

通过实时监的水流、土壤等信息,系统能够识别超出预设范围的数据并触发报警。使管理人员能够快速采取措施,可防止水位过高引发溢流或水位过低导致灌溉不足的情况,减少由于天气、水流等异常情况造成的损失

1、设备故障报警

对泵站、闸门等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控,一旦检测到故障或异常情况,如电流电压异常、水泵运行不正常等,系统会立即发出报警通知。这有助于管理人员及时排查问题,恢复设备正常运行,减少因设备故障带来的影响。

2、环境风险报警

通过对气温、气压、风向等气象要素的监测,系统可以检测出恶劣天气的信息并执行应对措施,例如,在暴雨、干旱等极端气象条件即将发生时,管理人员可以根据预警提前做好准备,提前开启灌溉或关闭阀门,以减少自然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。

3、报警记录

所有的报警事件都会进行存储,用于进行报警数据的分析和查询,用户可根据报警条件、时间、情况等多种查询条件进行报警记录分析。

综合调度系统

灌区综合调度系统是集信息采集、处理、分析和调度为一体的智能管理平台,该系统通过现代信息技术,对灌区内水情、雨情、土壤墒情和气象等要素进行实时监测,并通过视频监控实现对泵站、闸门和蓄水池的远程管理。

系统提供了多种监控数据展示形式,如地图GIS、数据可视化、实时视频等,并整合了水利设施信息、基础气象数据、土壤墒情等多个应用子系统,形成一体化运行监控平台。该平台支持实时数据的可视化展示,适用于大屏幕显示,并具备数据对比、查询、分析和视频监控等功能,供各级管理人员调度使用。为调度决策提供辅助和便利。

Last updated on September 11, 2025 by 北盛信息